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
  • 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中国科学院“攻坚克难 爱国奋斗”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中国科学院弘扬科学家精神示范基地
  • 被中宣部遴选为建党100周年中央国家机关党史学习基地
  • 被中组部遴选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性教育活动备选场所

 

       为深刻感受老一辈科学家在建国初期为新中国的科研事业所做出的艰苦奋斗,2019年3月2日上午9点半,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科学学院407党支部全体党员和部分群众共同前往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简称“两弹一星”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该馆是中国科学院“攻坚克难 爱国奋斗”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第一个展厅是“两弹一星”攻关史展厅,展现了“两弹一星”整个研发过程中艰辛而坚定的每一步。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大国的核讹诈,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毅然做出发展导弹、核弹、人造地球卫星,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随后,在前苏联的援助下,中国的核工业与航天工业艰难起步。但进入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前苏联不仅撤走了全部专家,还将实验数据全部保密处理,刚刚起步的核武器与火箭卫星研制工作只能靠我们独立完成。在当时有限的国力条件下,中国的科研工作者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最终在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随后氢弹成功爆炸,“东方红”人造卫星升空。卓越功绩当属那些隐姓埋名的科学家们,他们突破重重困难,投入到“两弹一星”的研发工作中去,例如:于敏、邓稼先、郭永怀等等。同时还有一大批基础科研工作者告别妻儿,艰苦奋斗在科研第一线,完成了“两弹一星”的建设任务。回顾这段艰辛而热血的科研历史,同学们不禁感慨:在祖国日益强盛的今天,我们仍然面临各方面的挑战,不能自我懈怠,应继承“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为祖国奉献一份力量。

       来到攻关人物展厅,“两弹一星”纪念馆讲解员详细地为大家讲解了邓稼先、赵九章、钱三强等“两弹一星”功勋人物的艰辛科研史。邓稼先在面对核辐射危险,只身一人出入辐射区取回未爆炸的核弹,这种无私精神让在场的同志们潸然泪下。郭永怀在飞机爆炸的瞬间,将公文包置于他和警卫员合抱的怀中,用生命守护,机密文件才得以保存。在这种紧要关头,能做出此等壮举,着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此次参观活动意义非凡,不仅让同志们学习和重温了“两弹一星”精神,也警醒着青年一代:以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为榜样,刻苦学习,积极工作,勇于奉献,发扬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祖国强盛时期更应该不忘初心、自力更生、励精图治、不畏艰辛、艰苦奋斗!

 

                                                                                                                                                                        转载自笃志网

                                                                                                                                              文/图 巫秋金(化学与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