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
  • 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中国科学院“攻坚克难 爱国奋斗”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中国科学院弘扬科学家精神示范基地
  • 被中宣部遴选为建党100周年中央国家机关党史学习基地
  • 被中组部遴选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性教育活动备选场所

整理者按:19999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次盛会,作为我国科学技术的世纪表彰大会,将永远铭记在中华民族科学技术发展的辉煌史册之上。恰逢盛会举办20周年,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推送《铭记历史 珍惜和平》系列,系统梳理其中17位在中国科学院工作过的元勋生平和事迹,望全校师生都能够学习和发扬他们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努力拼搏,珍惜和平,以所学知识为科技发展和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家穷国贫,只能说明当儿子的无能!我自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有责任回到祖国,和人民一道,共同建设我们美丽的山河。

我回国就是给国家培养人才,为国内的科技事业打基础,做铺路人。

 

——郭永怀

郭永怀

郭永怀(1909-1968),山东荣成人,中共党员,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在中科院力学所等单位工作。领导组织爆轰力学、高超声速流、飞行力学、结构力学、武器环境实验科学等研究,为核弹、导弹、卫星实验均做出巨大贡献。参加651卫星设计院领导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到美国来,是为了将来回去报效祖国。”1945年,在面对美国相关部门的询问时,郭永怀十分坦率地回答道。十年后,被美国监视拘留了五年的钱学森得以归国。临行时,钱学森与郭永怀约定,一年后在大陆共同为祖国崛起效力。在回国前的一次篝火聚会上,郭永怀当众烧掉了十几年来写成的没有公开发表的书稿。这令夫人李佩以及在场的学生感到不解。然而,1956930日,在归国的“克里弗兰总统号”邮轮上,美国移民局气势汹汹地扣下同为留洋归国的著名学者张文裕的书稿时,此时李佩明白了丈夫的先见之明。

回国后,毛主席亲自接见郭永怀和他的家人,中国科学院则安排他和钱学森一起工作。投入到工作中的郭永怀立即做了两件大事。其一,促成了力学所与清华大学合办研究班,自己担任班主任与主讲人,培养中国国防领域的未来人才库。其二,参加制定了《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这意味着中国的力学研究有可能在未来的十二年内迅速发展到现代化阶段。后来,在苏联专家全部撤走后,郭永怀临危受命担任二机部九院副院长,负责核武器的力学部分和武器化。他与王淦昌、彭桓武形成了中国核武器研究最初的三大支柱。

1963年,英美苏联合签署了《禁止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试验条约》。为了加快中国核武器的研究步伐,党中央抽调了大批科研人员前往青海新建的核武器研究基地。在核武器研制基地青海金银滩、在核试验场新疆罗布泊,郭永怀担任场外试验委员,深入试验现场开展试验、指导工作,在气候环境十分恶劣的戈壁、高原,与年轻的科技人员一起喝苦水、住帐篷,风餐露宿。将要进入正式试验阶段的那些日子里,郭永怀每天都要忙十几个小时,有时是通宵达旦,吃饭也是席地而坐边研究边吃。19641016日,当蘑菇云升起时,全体测试人员一片沸腾,郭永怀却瘫软在试验现场,他太累了。

 

196810月,郭永怀在青海核试验基地忙碌着中国第一颗热核弹头发射试验的准备工作。郭永怀准备工作结束后,乘坐飞机从兰州返回北京。1968125日凌晨,飞机在北京机场上空发生事故坠毁,郭永怀不幸以身殉职,年仅59岁。听闻噩耗,中科院、二机部和科技界的师友同事无不为失去这样一位功勋卓著、品德高尚的科学家而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