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
  • 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中国科学院“攻坚克难 爱国奋斗”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中国科学院弘扬科学家精神示范基地
  • 被中宣部遴选为建党100周年中央国家机关党史学习基地
  • 被中组部遴选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性教育活动备选场所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所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承“两弹一星”历史文化,激励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大师生不忘初心、矢志创新、科技报国,同时为申报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做好铺垫,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特主办本次科普征文与讲解大赛。

20191213日晚,首届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科普征文与演讲大赛决赛在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多功能厅举行。

“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面向国科大全体学生,特主办本次科普征文与演讲大赛。”伴随着主持人对活动的解读以及对规则的讲解,资源与环境学院的赵雅琪同学开始了以《凶如猛虎,久过磐石,核辐射生物效应有多难以想象?》为题目的演讲。她围绕核爆炸以及核辐射对生物,尤其是人体的损伤展开讲述,深切缅怀了为新中国核事业做出伟大贡献的科学家和广大工作人员们。用核爆炸生物效应的骇人,更加衬托出了我国核事业工作人员的无私和伟大。人工智能学院的潘国祥同学以《航空航天发动机拉瓦尔喷管探秘》为题展开演讲,他从专业的角度为大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拉瓦尔喷射管的工作原理以及应用,把“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拉瓦尔喷射管与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喷管合而为一,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了火箭中这一关键零部件的结构和运作方式。

三位来自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的同学陆诗铭、程超与张艺潇分别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沉积再造》与《利用地震仪数据监测核爆炸》为题,介绍了“北斗”卫星系统、“沉积再造”的成矿理论以及核爆炸的监测。很多人才第一次知道国际上的导航系统不只有GPS,还有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系统。通过对当时历史背景的解读,也更让人领悟到了制空权在国际地位中的重要性。用地震仪监测地震更是困难重重,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工作人员的尽忠职守,都给听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两位来自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同学朱小康和杨子文分别开展了题为《原子弹与重原子弹的裂变链式反应》、《两弹发展的简要历程》的精彩演讲,逻辑清晰、重点突出,为在场的师生上了生动的一课。通过微观尺度上原子的变化所放射出的巨大能量与宏观历史长河中我国核事业的献身者的对比与结合,在理解原子弹爆炸机理的同时,同学们也深刻地记住了一座座中国核事业上的丰碑。

来自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的刘璐同学演讲的题目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她结合自己专业课所学,为大家讲述了板块学说的前世今生。也正是通过对板块构造的理解,科学家们成功地把它应用于灾害预警和资源探索,为人类带来了更加安定富庶的生活。来自材料学院的秦坤同学以《被核辐射后的生物都怎么样了?》为题目展开叙述了核辐射对生物的影响,以及应对核辐射的方法,并介绍了我国和平开发、使用原子能的道路,让大家再也不用“谈核色变”——只要善于利用,在灾害面前采取正确的应对方法,“核”将会是人类的“好帮手”。来自化学工程学院的徐越同学开展了以《众里寻“铀”千百度——铀的提纯》为题的演讲,详细地讲述了实验室和工业萃取高纯度铀的方法,也让在场师生们了解到了核资源的来之不易,获得了大家的肯定。

 

经过激烈的角逐和紧张的评分,张艺潇同学获得一等奖,赵雅琪、潘国祥、陆诗铭三位同学获得二等奖,程超、秦坤、刘璐等六名同学获得三等奖。三个专项奖的获得者分别是秦坤(最佳形象奖、最佳人气奖)和赵雅琪(最佳口才奖)。

 

活动的最后,纪念馆李莉馆长为同学们颁发了获奖证书并合影留念。至此,首届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科普征文与演讲大赛圆满落幕。